当前位置:首页 > 经导专题 > 森林旅游节 > 赣鄱林业

寻乌:护好一片山林 守好一江清水

2020-09-07 22:53:13 编辑:习妍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 浏览量: 【字号: 默认 超大

寻乌1.jpg

寻乌2.jpg


我住东江头,君住东江尾。情系赣粤港,同饮一江水。


位于江西省东南部,居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寻乌县,因东江源头——寻乌水而得名,境内938座高山峰峦叠翠,547条河溪流水潺潺,山水丰泽,物华天宝。作为东江源头县,寻乌县东江源水系流域面积占整个东江源流域面积的37.8%,占江西境内东江流域面积的56.5%,每年从寻乌流入东江的水资源总量为18.3亿立方米,是江西省内流域面积最大、流入量最多的东江源区县,是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同胞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37%,其中源头东江源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


一直以来,为保护东江碧水,寻乌县紧紧围绕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林业这一工作主线,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对县城规划区、城镇居民饮用水源区的森林生态和水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把源头水质安全作为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为东江筑起道道屏障,为广东人民、香港同胞送去奔腾不息的一江清水。


注重源头保护 完善生态系统


护好东江源头,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数十年来,寻乌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财力确保了东江源水清如许。2017年,寻乌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筹集资金6亿元,对东江源头保护区内的东江源村、图岭村、太湖村以及长安村的5个村小组,共783户3549名群众进行生态移民。为了东江源水清如许,善良勇敢的客家人毅然打点行装,舍弃小家为大家。


江西寻乌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斗晏水库_副本.jpg

江西寻乌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斗晏水库


与此同时,寻乌在东江源头区域设立江西东江源桠髻钵山国家级(森林)自然公园,进一步保护源头区域生态资源和环境。此番举措,有利于从源头保护东江水,使其在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生不息。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东江源湿地,保护好东江源湿地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障寻乌人民生活用水,特别是东江源流域的优质水源和水源安全,2015年初,寻乌县人民政府顺时应势,做出建设江西寻乌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的决定。


据了解,湿地公园主要包括寻乌水、马蹄河、斗晏水库和九曲湾水库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和绿地,规划总面积1542.7公顷,其中主要划分为三个功能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湿地类型特色明显、资源丰富,涵盖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库塘三大湿地类型。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据调查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共有维管植物125科,334属,510种(含种下等级)。野生脊椎动物共计230种,隶属于30目77科,其中物种数为江西已知脊椎动物总物种数的24.4%。


如今,湿地公园良好的水域景观和生态河流景观,不仅显著改善了寻乌的生态环境,优化了栖息地,保护了区域生物的多样性,使得东江源区的生态系统愈加完备,而且有效保障了东江源水质的安全。此外,良好的湿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湿地公园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观光、度假、游览之地,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实施场外造林 兼顾经济社会效益


为加快推进寻乌县重点生态区域植树造林工作,培育森林经营机制,修复寻乌重点生态区域特别是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一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保护好东江水资源,2019年8月,寻乌县人民政府通过县人大审议决定对寻乌县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两岸约25米内的第一重山所涉及的荒山、灾毁果园实施场外造林项目,即:采取以寻乌县生态公益林场为实施主体负责造林,林农提供林地使用权共同合作的方式,达到造林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得的目的,在水源乡、澄江镇、吉潭镇、文峰乡寻乌县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一河两岸,寻乌县生态国有林场与林地所有权人收益按合同约定比例进行分成的经营模式,预计投入资金184.83万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寻乌共计完成场外造林1232.2亩,种植杉树苗木19.8万株,湿地松苗木4.2万株,枫香、木荷苗木各1万株。目前,场外造林初呈效果,涵养了两岸水源,逐步改善了东江源头生态环境。


寻乌县黄岗山公园_副本.jpg

寻乌县黄岗山公园


“大家都知道秋天的九寨沟灿烂绚丽,山林晕染成色,绿色之外,还呈现出金黄、火红等各种色彩,五彩缤纷,倒映在湖水中,山湖同色,湖水斑斓似锦,令人赞叹不已。”寻乌县林业局局长袁晓红说,我们的场外造林,除了优化生态环境之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打造江西的“九寨沟”。未来,这里将会彩林漫漫,炫雅妩媚,成为人们回归自然、观光休闲的康养胜地。


政府赎买林地 净化生态环境


为尽快绿化因柑桔黄龙病造成的撂荒果园林地,有效遏制重点生态区域森林面积减少、森林质量降低、森林生态功能衰退的现象,寻乌县在县城规划区和九曲湾库区(县城居民生产、工业用备用水源区)、太湖库区(水源、澄江、吉潭等乡镇和县城居民饮用水源区)等重要生态区域内首先采取政府赎买林地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将非林地通过造林种树变更为林地。


截止2018年底,寻乌县在重要生态区位实施政府赎买林地14744.2亩。其中,县城规划区山体复绿一期工程区3367.8亩,县城规划区山体复绿二期工程区2660亩,九曲湾库区退果还林工程区1000亩,太湖水库淹没区和影响区1777.4 亩,太湖水库上游集雨区内影响水库水质、水量、环境的源头区域“两个半村”(三标乡东江源、图岭村全部,长安村半个村)5939亩。总共涉及4个乡镇(长宁镇、文峰乡、三标乡、水源乡)14个行政村,1个园艺场。


为了做好赎买工作,寻乌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筹措2.362亿元用于赎买林地及其造林、育林、护林。其中,赎买林地、林木所有权和林地、林木使用权2.2亿元,造林970万元,育林、护林650万元。此外,预计每年需要管护工资、设施维护等费用41.6万元。“虽然政府赎买林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袁晓红告诉记者,政府赎买林地不仅增加了林地和国有林面积、森林面积,而且有效净化了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了寻乌的生态环境、净化了东江源头水质。


江西东江源桠髻钵山省级森林公园(东江源头桠髻钵山山顶俯看图)_副本.jpg

江西东江源桠髻钵山省级森林公园(东江源头桠髻钵山山顶俯看图)


众所周知,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态功能最完备、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护国土安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2016年,寻乌县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签订工作。截止2019年12月,全县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签订停伐管护面积56.08万亩,其中,个人及集体签订面积533077亩,国有林签订面积27723亩,2019年度停伐补助资金达1177.68万元。此外,寻乌还积极做好公益林签订工作,拓宽资源保护措施。截止2019年底,实施生态公益林签订面积90.4828万亩,2019年度公益林补助资金达1900.1304万元。


全力推行林长制 守护绿水青山


为了“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寻乌全面加强林地、林木、湿地、野生动植物等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全力打造以“客家山水韵、灵秀寻乌城”为目标的生态秀美寻乌。


据了解,2018年冬,寻乌以保护、发展、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目标,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意识为核心,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林长制。建立起了县、乡、村、组四级林长组织体系和“两长三员”源头管理架构,完善了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督查督办制度、工作考核办法四项配套制度,进行了林长制队伍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监管信息化“三化”建设。出台了寻乌县护林员管理办法和寻乌县护林员绩效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在全县范围内推出了“包山、包人”管理制度,对1136名护林员进行三整合,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全面启用“赣林通APP”巡护管理系统。同时,制定出台了《寻乌县林长制周抽查考核评分细则》,通过注重发挥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协调调度作用、包村干部监管作用、护林员包山包人作用及森林公安威慑作用,有效减少了森林火灾、滥砍滥伐、破坏野生动植物的行为,森林资源保护效果明显增强,实现了“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常态化管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纵观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寻乌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为魂”的发展战略,把护好山林,守好东江水作为目标任务,切实捍卫了东江源头的绿水青山,实现了东江源头水质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寻乌也守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金饭碗”,即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寻乌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今天,相信端着“金饭碗”的寻乌人,一定能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穆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