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足 機遇多 香港前途無量

2022-07-01编辑:习妍 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第3520期 浏览量:70298

20220627030124195_副本.jpg

2018年9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開通。圖為香港西九龍高鐵站(2021年4月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圖片)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19日發表網誌稱,過去二十五年來,香港經歷了多番風雨、幾許折騰,香港金融業以至整體經濟仍取得長足進步。


據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1年發表評估報告明確肯定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角色,並讚揚香港具備穩健強韌的金融體系、有效的宏觀經濟及審慎政策,以及健全的規管及監管框架;按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在今年6月發表的《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仍是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內地投資的門戶。

 

歷經幾番風雨 經濟韌性十足


陳茂波在網誌中指出,二十五年來,由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科網熱潮爆破、2003年的沙士疫情,到後來2008年的金融海嘯、2019年的修例風波,再到2020年至今的新冠疫情,香港經濟在衝擊中仍取得了長足發展,生產總值翻了一番,達到2.8萬多億元(港元,下同);商品貿易總額增加逾兩倍,破紀錄超過10萬億元,全球排名第六;總就業人口增加15%至約365萬;以香港為地區總部或地區辦事處的企業增加57%至接近四千家。


這顯示香港經濟的韌性十足。據最新數據,香港支柱產業之一的金融業,在二十五年來發展成效卓著,港股市值由3萬多億元大幅增加到超40萬億元,增幅十二倍;上市公司數目增加了三倍,由600多家增加到2,500多家;平均每日成交額增加近十倍至1,600多億元;資產及財富管理規模躍升九倍,增加2020年的約35萬億港元。


銀行業方面,總資產在二十五年間升逾兩倍,達到27萬億港元;銀行的存款總額(包括港元及外幣)增加近五倍至15萬億港元;銀行貸款總額(包括港元及外幣)增加近1.6倍至10.9萬億港元。


債券市場發行總額升19倍,2021年全年規模達到約4,000億美元。外匯市場在全球交易份額佔比由4%增加到7.6%,全球排名由第7位升至第4位。


有觀點認為,二十五年過去,旺角霓虹燈依舊五彩斑斕,馬場賽道不減當年風華,中環金融機構招牌玲瑯之根源,在於擁有全球最自由的投資環境,完善司法體系保護下的營商環境,以及強健的金融體系。


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貿易港口之一,設有無貿易屏障之自由開放的投資制度,沒有營業稅和增值稅,稅基窄、稅種少、稅率低。僅管在2019年,在黑暴活動打擊下,香港投資環境受損。但所幸《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已經恢復了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全,並為全球企業創造安全穩定和有利營商的環境,投資氣氛向好。2021年6月底(《香港國安法》實施一週年),香港銀行體系的總存款額超過15萬億港元,較《香港國安法》實施前(2020年6月底)增加近8%;香港擁有的外匯儲備亦增加10.5%,達至38,000億港元,為港元貨幣基礎的1.8倍;本港的新股集資額超過5,000億港元,較《香港國安法》實施前的12個月增加超過五成;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額超過1,600億港元,亦較《香港國安法》實施前高出近七成。


此外,二十五年來歷經多番考驗的香港金融體系,已具備了未雨綢繆的能力。為防範未知風險,香港金融體系已採取了多輪防震措施和壓力測試,加強了市場緩衝和抵禦衝擊的能力,為香港金融市場建立了牢固的根基和防線。據IMF嚴格的壓力測試顯示,香港金融體系在極端嚴峻的情況下仍然維持穩健強韌。


其中,在股票及期貨市場方面,陳茂波稱香港已決定將股票和期貨市場保證金比率提高,進一步強化風險管理。同時金管局設置的流動資金安排也在有需要時為銀行提供支援,避免市場流動性緊張。其中,在港股市場方面,香港交易所集團前行政總裁李小加也指,港交所已經建立了一套全面的方案,來保障服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在所有這些危機中,香港的金融系統變得更加強大。”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指,香港銀行體系原本已經擁有充足的資本支撐,資本充足比率超過20%,流動性覆蓋比率超過150%,還持有1萬億港元外匯基金票據,把港幣匯率推到兌換範圍的強勢一邊,能夠為流動性提供強大緩衝,保障聯繫匯率系統堅如磐石;此外,香港的銀行系統貸款質量和盈利能力與全球同行相比也不遜色,據悉,香港銀行體系的資產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9.5倍,並且是多家俱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盈利及總資產的主要來源地。


特區政府近年也開始為香港經濟平穩運行構築防護安全網。2019年下半年,政府推出逾300億港元的“撐企業、保就業”支援措施刺激經濟;2020年,特區政府迅速成立“防疫抗疫基金”,連同2020至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中的多項紓困措施,共動用超過3,000億港元;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進一步推出逾1,200億港元的逆週期措施,以支持香港經濟從疫情中恢復過來。據政府統計處5月26日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目前,今年4月份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按年升幅,分別上升1.1%和2.1%。


 

中央全力支持 發展機遇處處


與此同時,回歸二十五年來,香港戰勝多次危機,依然保持着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這與中央支持密不可分。陳茂波在網誌中談到,香港金融業以至整體經濟的發展,既受益於中央的堅實支持、國家的穩定發展;也受惠於聯通內地和國際的橋樑、防火牆和試驗田角色,以及制度創新釋放的紅利。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同樣表示,“香港的未來發展,必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確實,中央支持為香港帶來龐大商機。例如“十四五”規劃在一如既往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的基礎上,又賦予了香港新功能、新定位和新優勢,加入了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內容。可以說是深化並擴大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凸顯了香港作為內地跨境金融投資領域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中央支持下,短短幾年內港股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相繼落地。據悉,港股通成交活躍。6月20日,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騰訊控股(00700.HK)、美團-W(03690.HK)位居滬港通(南向)成交額前3位,成交額分別為15.15億元、9.83億元、7.34億元;新東方在線(01797.HK)、佳源國際控股(02768.HK)、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位居深港通(南向)成交額前3位,成交額分別為46.95億元、12.05億元、11.20億元。


其次,“債券通”現時已吸引全球36個國家或地區,合共3500多家機構投資者參與。余偉文6月13日撰文指出,旨在打通及連接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的“債券通”計劃於2017年開通之後,截至今年4月,日均成交額超過310億元人民幣,境外投資者透過CMU(Central Moneymarkets Unit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持有內地在岸債券的總值也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


此外,“跨境理財通”落地後,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發布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2月28日,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個人投資者達到2.44萬人,包括港澳投資者1.59萬人,內地投資者8532人,涉及相關資金跨境匯劃7156筆,金額67,376.44萬元。


20220627030407664_副本.jpg

2021年1月19日,港股成交3015億港元,為有記錄以來最高成交額。(新華社圖片)


香港與內地不斷深化合作交流也為香港發展帶來廣闊前景與機遇。林鄭月娥舉例說,這五年香港在國家非常重視的科創領域投資1,500億港元,推動初創企業、研究實驗室以及相關基建快速發展,其中生命健康和醫療科技等重點領域,取得成果令人滿意。


還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林鄭月娥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科創未來發展潛力更大。”她說,產品從0到1的研發、從1到10的初步生產,可以放在香港,但是要大量生產,做到從十到百到千,就必須依靠深圳、東莞、佛山等大灣區內地城市。而在2018年9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已經開通,同年10月港珠澳大橋通車,2020年8月蓮塘/香園圍口岸啟用,可以說,在這三大跨境基建完工後,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已基本形成。(本刊記者 沈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