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部!《江西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发布

2022-05-22编辑:习妍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 浏览量:76006

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网讯(通讯员刘小虎、张博文)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助力美丽江西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向全社会展示江西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今日,江西省林业局发布《江西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报》,向全社会公布了林业生物多样性概况、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等内容,详细介绍江西省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索、实践,是该省首部林业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公报,增进公众外对江西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


金斑喙凤蝶_副本.png

金斑喙凤蝶


在林业生物多样性概况方面,江西省林业局在《公报》中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林木遗传多样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


生态系统多样性:江西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括陆地、湿地、水域三大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植被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主要森林类型分为针叶林(包括暖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山地矮林。根据全国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结果,湿地面积127.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6%。共有重要湿地46处,面积15.7万公顷,其中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2处,省重要湿地44处,江西省湿地保护率达到62%。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也是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和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赖以生存且为数不多的栖息地之一。


白颈长尾雉_副本.jpg

白颈长尾雉


物种多样性:现有高等植物6337种,其中苔藓类植物1141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488种,裸子植物36种,被子植物467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林业部门管理的有7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6种,国家Ⅱ级保护73种。现有野生脊椎动物1007种,其中哺乳类105种,鸟类580种,爬行类77种,两栖类40种,鱼类205种,分别为全国同类野生动物种数的16%、40%、20%、14%、5%。已知森林昆虫有2243种。江西省陆生野生动物中,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4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146种。鄱阳湖区记录鸟类46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88种。


白鹤_副本.jpg

白鹤


林木遗传多样性方面,截至2021年底通过审(认)定的主要用材、经济、观赏和木本药材树种的林木良种共计116个,涉及杉木、湿地松、火炬松、油茶、樟树、泡桐、鹅掌楸、枙子等22个树种,其中,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的良种40个,通过省级林木品种审定的良种65个,通过省级林木品种认定的良种11个。用材树种良种26个,经济树种良种73个,观赏树种良种12个,另外还有省级审定的木本药材树种良种5个。截至2021年底,共有授权林业植物新品种30个,引进推广了“娇红1号”“金钰枫香”“炫红杨香”“束花茶花”“泓森槐”等新品种。2016年,首次从美国直接引进的湿地松与火炬松优良家系111个。


江西省林业局表示,跟过去的相比,江西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越来越显著。


官山猕猴_副本.jpg

官山猕猴


在地保护体系方面。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形成。至2021年底,已建成国家公园1处(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面积2.8万公顷;自然保护区190处,总面积99.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39处、市县级136处;风景名胜区45处,总面积44.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8处、省级27处;森林公园182处,总面积52.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50处、省级120处、市县级12处;湿地公园109处,总面积15.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40处、省级69处;地质公园15处,总面积3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0处;世界遗产5处,总面积14.2万公顷。自然保护地内生态系统和物种得到系统保护。自然保护地网络有效保护了江西省50%以上的自然森林生态系统,30%以上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和9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珍稀极危物种蓝冠噪鹛种群数量从实施保护前的50余只,增加到250余只;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梅花鹿(华南亚种)种群数量由实施保护前的不足60头,增加到620余头。此外,在鄱阳湖越冬的珍稀濒危物种白鹤由实施保护前的不足百只,增加到4000余只。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全面加强。截至2021年底,江西省划定生态公益林342.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218.6万公顷,省级123.9万公顷)。补偿标准为21.5元/亩•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公益林提高到26.5元/亩•年),位居中部省份前列。2016年起,江西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天然商品林面积达到214.4万公顷。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科学规范。截至2021年底,江西省共有129423株古树名木,其中:一级保护古树9110株,二级保护古树21687株,三级保护古树97834株,名木792株。 


江西樟树王_副本.jpg

江西樟树王


在迁地保护体系方面,截至2021年底,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工作的机构有27家。其中,创建于1934年的庐山植物园,为我国第一座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占地面积333.3公顷。创建于1976年的赣南树木园,面积826.7公顷,现保存保育有赣南及南亚热带地区木本植物1300余种;成立于1980年的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昌植物园,面积124.5公顷,收集木本植物104科900余种,保存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分布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树种60余种。截至2021年底,建立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7处,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17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核心区达1233.3公顷,保存各类林木种质资源0.9万份,其中异地保存库(迁地保存库)面积613公顷,保存种质资源0.9万份,确立国家及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1处,在基地中设立种质资源保护区573.3公顷,保存各类林木种质资源1.5万份。截至2021年底,建有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点21个,其中,省级1个、市、县(区)20个,近十年来,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点先后救护伤病、受困和执法罚没鸟类等野生动物127种9000余只。


梅花鹿_副本.jpg

梅花鹿


此外,在林业生物灾害得到有效防控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省发生面积27.7万公顷,较上年减少2.2万公顷,同比下降7.3%;死亡松树418.9万株,较上年减少52.4万株,同比下降11.1%。截至2021年底,江西省共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60处,其中国家级监测站27处,省级33处,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域的监测网络。


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政府共建江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省,打造全国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示范样板。近年来,江西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行动计划》《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竹地板、家具、竹制品、茶油、松香、松节油、香料香精、天然冰片、茶皂素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截至2021年底,江西省油茶林108万公顷,竹林117.6万公顷,森林药材8.4万公顷,苗木花卉7.4万公顷,全省林下经济总规模达268.2公顷,林下经济总产值达2229.7亿元,居全国前列。2021年江西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57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截至2021年底,11个设区市和2个县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设区市“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的省份,76个县(市)获评省级森林城市,1559个行政村获评国家或省级森林乡村,建设乡村森林公园424个、乡村风景林示范点672个。


3.江西武夷山国家级保护区_副本.jpg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保护区


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6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3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20个,全国森林康养人家6家,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乡(镇)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70个,初步建成以森林旅游和康养为主产品的旅游目的地。


2019-2021年,江西连续举办三届“江西森林旅游节”,为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提供了新路径。据统计,2021年江西省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游客人数达2.1亿人次,收入1085.8亿元,有力带动了地方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a Sims)张荣峰_副本.jpg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a Sims)(张荣峰 摄)


此外,在协同推进生态脱贫方面态势明显。2016-2021年,累计向25个脱贫县安排林业投资93亿元,占同期林业资金总量的36%。通过吸纳脱贫户参与造林绿化、扶持发展林业产业等帮扶举措,带动118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增收,其中选聘23784名脱贫人口为生态护林员,安排2719名建档立卡脱贫人口担任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专职护林员和湿地管护人员,辐射带动8万脱贫人口增收。


《公报》指出,近年来,江西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压实保护责任、强化调查监测、加强执法监督和加强合作交流等进一步强化了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正积极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技术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引导公众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图片来源:江西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