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肖玉文:建议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

2023-03-08编辑:习妍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 浏览量:72903


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网讯(何旭)春风送暖,生机盎然。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肖玉文提交了《关于坚持中医为体 西医为用 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的建议》。


肖玉文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逐渐熟悉到中医药的不可替代性和它的重要战略地位。最近几年,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发展较快,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令人鼓舞。但是,中医药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很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优质中药材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中药材产业尚处在成长期,现阶段在中药材种植、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栽培技术落后、产地加工不规范、标准化研究不足、初加工小散乱等诸多问题,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严重阻滞了中医药创新发展。


二是中医临床疗效不理想。临床疗效是中医永葆生命力的根本,中医要发展,必须以临床疗效为导向。而名老中医经验方及院内制剂是经长期临床检验确有疗效的重要成果,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医临床困境最大的问题其实还在于疗效不确切,由于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和循证医学证据,所以中医临床疗效一直是个悬而未决,并且易被人诟病的疑点。


三是中药新药产品发展迟缓。为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2023年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符合中医特点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与中药的疗效评价体系,但目前行业内还存在诸多客观问题,如科研人员短缺,临床医生队伍GCP意识薄弱,评价工具、评价方法及标准不健全等。


为此,肖玉文建议:


一是构建生产数字化追溯体系。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手段,开展中药材生产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保障中药资源优质、高效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升中药材质量。地方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推进中药材数字化体系建设,集中开展中药材种、养、收、卖全产业链监管,推进优质药材全过程可追溯,加强质量管控。同时,以大型中医药生产企业为龙头带动中药材种植业发展,探索出“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有机配制土地、金融、技术、种植、就业等方面。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山坡经济等中药材套种模式。


二是重视中医流派传承与创新 。强化中医药传承创新,在名老中医经验方、院内制剂收集整理、研究开发、科技转化和临床应用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名老中医经验方、院内制剂现代化研究,加强系统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中医药现代化进行诠释印证。促进名老中医经验方、院内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满足客观存在的临床需求。并对成功转化为中药新药、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是创新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药院校开设GCP专业课程,从本科着手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科研思路与GCP意识,提高专业能力及科研水平;在研究生专业设置上,增加临床科研或GCP相关专业,培养一批高层次临床科研人才。鼓励中医院增加科研人员编制,配备更多的临床试验科研人员。鼓励并支持科研院所、行业组织以及产业界共同研究中医药临床评价工具、制定评价标准,为构建新的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