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接着一代干 献了青春献子孙

——记江西信丰县金盆山林场林业人艰苦创业的故事

2021-01-06编辑:习妍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 浏览量:44823

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网讯(穆雪 通讯员钟南清、李春梅)走进江西省信丰县金盆山林场,空气清新,群鸟欢歌,溪水潺潺,保存完好的5.3万亩的天然阔叶林给人带来视觉震撼,金盆山林场境内龙井湖,由若干条林间小溪汇流而成,是信丰县50万城乡居民主要安全饮用水水源地。


1.金盆山林场境内龙井湖,是信丰县50万城乡居民主要安全饮用水水源地。_副本.jpg

金盆山林场境内龙井湖,是信丰县50万城乡居民主要安全饮用水水源地。


在金盆山林场,看到全国十佳林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南方动植物基因库、中国最美林场、中国森林氧吧、江西省绿化模范先进单位等各类荣誉牌挂满荣誉室,成绩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金盆山林业人默默坚守和努力付出,是他们用一双手、一把锄头,把火红的青春奉献给了自己最爱的林业事业。 


元旦前夕,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走进金盆山林场,寻找他们在大山里艰苦创业的故事。


一代一代林业人的坚守


20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号召,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林场的高潮,1957年12月金盆山林场成立,在这个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开始了。


刚满18岁的龚令安从学校毕业出来,心怀梦想、奋力追梦,通过招工来到金盆山林场,开始在这偏远山区清山整地、植树造林,成了林场的第一代务林人。


“住瓦桥、工棚,吃住在山上,种树砍树就靠自己一双手,每月工资仅18元。”已退休的龚令安曾担任过金盆山林场工会主席,回忆起以前仍记忆犹新地说,当时生活居住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思想单纯、心里没有怨言、一心一意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作为林一代反而感觉骄傲自豪。


今年80岁的龚令安,1959年来到林场,后来又动员儿子龚循胜到林场工作,孙子龚良斌现在也在林场工作。“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干,看到自己亲手栽的树成林成材,金盆山林场的青山绿水,就感到无怨无悔。”


2.金盆山林场培育的千亩大径材杉木基地。_副本.jpg

金盆山林场培育的千亩大径材杉木基地。


金盆山林场现有职工375人,在职职工100人,离退休职工275人,像龚令安家这样“三代同为务林人”的不在少数。老职工黄达仁退休后,让儿子顶替编制,把儿子黄连可留在林场工作。


1979年刚满18岁的黄连可,就想到林场大公桥苗圃队上班,当时遭到了父亲严厉反对:“你刚参加工作,年轻人不能贪图轻松,要多做点事,木头采伐工作量繁重,到采伐队上山砍木头去,最苦最累的地方才能锻炼人。”最后黄连可听从父亲安排,进入大公桥采伐队,做了一名采伐工。


“一个水壶、一顶草帽、一把锯子、一把斧头”成了黄连可和同事上山采伐木材必带的“四件套”标配,为了提高效率,早出晚归,干在山上,吃在山上。黄连可说,刚开始未转正,每月16元工资,转正后每月领取26元 ,吃住条件都比较差,每逢圩日是他们最开心的事,食堂可以加餐吃肉,一个月最多吃两次肉,也感觉很幸福、快乐。


20世纪90年代末期,是国有林场最困难的岁月,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时期,经济低迷,林业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木头卖不出去,砍得越多亏损越大,林场生存陷入困境。“在最困难的时期,林场发不出工资,有时好几个月发一下,也有半年过后才发的,职工生活压力非常之大,想想都不知是怎么挺过来的。”现在黄连可是大公桥工区的副主任。


“为守住山林这个家底,千方百计保运转,当时林场采取职工轮岗上班,上一个月班休一个月,缓解工资发放压力。”黄连可说,就在条件这么艰苦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在林场坚守了5年多,节衣缩食,自带粮油菜上山造林抚育、巡山管护。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金盆山林场场长黄文晖说,1991年林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上班,不久就有人跟他描述了这么一段场景:“林场第一任场长张兰圃的办公室就在山上,大家为了造林,每天100多人像过年一样,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这更加坚定了他为林业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参加工作以来从未离开过林业系统。


“铁姑娘”突击队


43年前,在金盆山林场,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铁姑娘突击队,当时这支有16名十八九岁姑娘组成的铁姑娘突击队,在荒凉偏僻的大山里,造林抚育、种田养猪、采茶育苗,她们把最美好的花季年华奉献给了林场林业建设上,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出一曲曲辉煌而动人的乐章。


5.当年的“铁姑娘”突击队队员(后排)重返林场与林场女职工合影留念。_副本.jpg

当年的“铁姑娘”突击队队员(后排)重返林场与林场女职工合影留念。


1977年3月,在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号召下,金盆山林场派出下放女知青江学莲到山西昔阳县大寨参观学习,江学莲被大寨铁姑娘队精神深深感动,内心萌发了向大寨铁姑娘队学习的想法,学习回来后,当她把想法向组织上作了汇报,得到了组织上的大力支持,并组建了林场铁姑娘突击队,在这支队伍中有从赣州下放的“75届.76届”女知青10人、信丰下放的“75届.76届”女知青6人,她们都是经过组织上反复挑选的,最小的才17岁,她们把吃苦和奉献当作一件最光荣的事,林场铁姑娘突击队成立后,江学莲担任第一任队长。


在江学莲的带领下,她们山上种树,山下种粮。当时,上流分场有64名职工,承担着水稻种植38亩、育苗15亩、管理茶叶山330亩的生产任务。铁姑娘突击队员们带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壮志豪情,春季种树、种田,夏季抚育、采茶,秋季收粮、施肥,冬季清山、整地,一年四季不停歇,随时服从工作调配,加班是常有的事,不久,这群姑娘们成为林场的生产骨干。


这支铁姑娘突击队员都是刚来到林场不久的知青,身边的一切都让她们感到好奇与新鲜,但很快便感受到了工作与生活的艰辛。


每年夏天,在茶叶山上,铁姑娘突击队的每位队员每天都要完成1000斤肥料的施肥任务,除草、挖穴、运肥、施肥、培土,山高陂陡,队员们只能用肩扛100斤一包的尿素、碳氨等肥料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何飞,她是未被选中,但是主动加入到铁姑娘突击队的队员,这位来自赣州的女知青,身材瘦小,在往茶叶山上的运肥时,几次摔倒在山上,汗水和泪水浸透了她全身,其他队员拉起她又接着干,因为体力消耗大,何飞有几次中暑晕倒在山上,队员们把她背下山并请来医生救治,在稍为好转后,又投入到生产中。


在采茶的季节,铁姑娘突击队员苦干、实干加巧干,白天在山上采茶,晚上在车间拣生茶叶、炒茶叶,为了赶季节、保质量,队员们常常要加班工作到深夜。茶场每年采摘春夏两季生茶12万斤、炒成干茶3万斤。


铁姑娘突击队成立一年后,第一任队长江学莲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调到金盆山公社担任妇女主任。


第二任队长曾宪英虽同样来自城里,但勤奋好学,特别能吃苦,处处想在前、干在前,在各项生产中充分起到“领头羊”作用,深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有时半夜来了一车化肥、石灰、农药等生产物资,只要队长一声令下,队员们都会不顾疲惫,迅速穿好衣服搬运物资。多少次从梦中惊醒,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忙活,队员们从无怨言,心甘情愿,在她们身上看到的虽是苦和累,但内心却充满自豪和无比快乐,比贡献、讲奉献成为她们青春的追求。


3.金盆山林场建立的珍稀苗木基地。_副本.jpg

金盆山林场建立的珍稀苗木基地。


1980年曾宪英与林场一位男知青相恋、想爱、结婚成家,他们把家安在林场,从此,林场成为他们第二故乡。婚后第二年春天,曾宪英拖着5个月身孕,坚持带领队员们上山造林,为了赶时间、抢进度,姑娘们早出晚归,冒雨种树,作为队长,曾宪英不顾怀有身孕,挑苗、栽种、填土,样样抢着干,直到完成造林任务,当领导得知她怀有身孕时仍坚持在野外工作的事迹后,把她叫到办公室,特批假期一星期,并告诉她组织上决定给她调换工种,安排在食堂工作,但曾宪英服从工作安排,却不服从照顾休假,她当即对领导说“铁姑娘突击队员们都是远离家人,扎根山区,半年才回家探亲一次,她们放下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一心扑在建设山区的事业上,我若是享受例外,心中会不安和愧疚。”第二天,曾宪英就早早来到食堂上班。在这中间有许多铁姑娘突击队员一直到1982年铁姑娘突击队解散后才陆续结婚成家。


2016年9月,赣州市“76届”知青重返金盆山林场举办上山下乡40周年纪念活动,大家从100多公里外早早抵达林场,这群曾经的“铁姑娘”变成了“铁奶奶”,来到铁姑娘队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大家欢声笑语,畅谈知青岁月,共叙姐妹友情。


“当初的知青岁月虽然艰苦,却使我们受到了锻炼,学会了生活,磨炼了意志。尽管林业工作又苦又累,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真的让我们终生受益。”忆往昔,曾经的铁姑娘队员何飞深有感触说。


山青水绿 职工富裕


金盆山林场建场至今,走过了63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一代又一代务林人的艰苦创业和坚守奉献,林区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在偏僻边远的山区建成了一个山川秀美、生态和谐的国有林场。


4.金盆山林场采用机械采集木材。_副本.jpg

金盆山林场采用机械采集木材。


金盆山林场党支部书记周学忠也是林二代,1987年顶替父亲编制来到林场工作。“当时有糖厂、供销社、化肥厂、林场4个岗位可选择,最终随从父亲意愿,选择了金盆山林场。”周学忠说,他进场时职工就有五六百人,见证了林场最辉煌的时期。


周学忠介绍说,工作以来,听到广大职工给自己总结了这么一种精神,即在建场艰苦的条件下林业人靠的是“一颗红心,一双手”,到生产时期支持国家建设靠的是“一把锄头,一把刀”,到大造林时期靠的是 “一把锄头、一把尺子”。这也是几代林业人留下创业精神,种下的树木已代代更新,筑起了金盆山一道靓丽的绿色生态屏障。


2014年国有林场改革以来,林场以资源保护培育、生态建设为主线,其职能由“采伐森林”变成了“生态保护与修复”,单位的性质由“企业”变成了“事业”,资金的来源由“木材销售”变成了“财政保障”。为盘活资源,金盆山林场加强内部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以活立木拍卖销售为抓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职工收入不断增长,2020年职工人均工资8万元左右,比2014年增长了40%。


“十三五”期间,通过危旧房改造项目,金盆山林场投资800多万元,先后改造场部、工区和护林点办公和生活设施,新建职工公寓125套,建筑面积8125㎡,全场水、电、路、通讯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许多职工原来在县城居住,现在都不愿意在城区居住了,退休老职工黄际庸就是受益者之一。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2014年,通过摇号,摇到一套50多平米的公寓,自己只要出5万多,即可拎包入住。”黄际庸说,退休多年,每年都要在这住上好几个月,看到当年自己种的小树都已成林了,心理感觉很踏实、很欣慰。


“工作以来,一直把林场当成自己的家,早已把林业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业,转眼就要退休了,内心确实不舍,割舍不下林场的一草一木。” 2021年3月即将退休的大公桥工区副主任黄连可说,现在工区条件好了,退休后还打算在这里住。


林场的生活居住条件好了,林业人仍不忘初心,默默坚守在这山区,守护者这片森林。48岁的温土根,是甲水口工区的主任,工区4个人,2015年以前,工区住的是土坯房,现在工区建了新房子,通水、电、路、网,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甲水口工区的主要任务是护林、防火及宣传,每月只回家2次,其余时间都在工区。“工区是保信丰县城居民主要安全饮饮用水源地,此项工作责任重大,我们除了做好防火工作外,还得隔三差五要组织人员捡垃圾。”温土根说,以前打猎的人很多,现在通过宣传,大家增强了保护意识,但节假日和冬天还是不能松懈,巡山频率更为密集。


随着几代林业人的付出,金盆山林场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森林面积15.82万亩,境内森林覆盖率97.1%,森林蓄积量149.5万立方米,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样本。而由这片丛林小溪汇流而成的龙井湖已成为信丰县城50多万居民主要安全饮用水水源地。


这里平均海拔只有360多米的天然阔叶林,孕育了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丰富物种,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优势明显,辖区内有维管束植物 200科665属1246种。这里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银杏、半枫荷、花榈木、黄檀、香樟等国家Ⅰ、Ⅱ级保护树种 29种。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分布范围达 3500 亩,存有5500株,胸径达5公分以上的近1800株,其中最大的植株胸径达136.8公分,树龄千年。境内有陆生野生动物306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白颈长尾雉、云豹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白鹇、蛇雕、小灵猫、水鹿、豹猫、中华鬣羚等20多种。其中中华鬣羚、豹猫分别于2018年、2019年首次发现。


在金盆山林场核心区,有保存完好的5.3万亩天然阔叶林,是林场的根基,已成为林场的一张名片。2015年4月,原国家林业局赵树丛局长视察中看到这片森林时,称它是“森林保护的样板地”。中科院植物研究院教授考察后评价说:“这是我国中亚热带低海拔天然阔叶林保存的最为完整的森林之一”,中山大学植物系教授则感叹这里是“我国中亚热带低海拔天然阔叶林的最后绝唱”。


2015年,林场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开辟林业扶贫新路,在信丰县古陂镇新屋村、大屋村,大塘埠镇坪石黄陂村,建设油茶产业扶贫基地2696亩,截止2019年底,投资1685万元,为539名贫困户每户建立了5亩“绿色产业银行”,由林场统一整地种植、经营管理。


“基地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年人均务工收入可增加6000左右,进入丰产期后,每户贫困户从5亩油茶林中就可获得纯收入7000元以上。”场长黄文晖说,油茶基地的建设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稳定增收,防止返贫做出了林场的贡献。(摄影:龚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