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武功山:以“民”为本 “宿”造美好生活

2022-07-25编辑:习妍 来源:经济导报江西频道 浏览量:49487

经济导报江西频道网讯(通讯员彭倩玉)在萍乡武功山的山脚下,一座颇具新中式风格的民宿——“云阁•朴宿”镶嵌在山林里,成了附近有名的网红打卡点。“我这里每年大概接待近一万人次,节假日一般都是爆满。”这座民宿的主人文凌介绍道,这是武功山地区第一家民宿,除住宿外,还承接生日派对、团建、中式婚礼等,客房经常供不应求。


11未命名_副本.jpg


云阁•朴宿是武功山民宿发展的缩影。据统计,全区现有休闲乡村民宿229家,特色民宿20余家,现已建成民宿集聚区2个,汇集民宿点近10个,共有床位5000余张。虽然近年受到疫情影响,但发展依然迅猛,不断有房东抄底进场。那么,萍乡武功山民宿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向阳而生


风景如画的武功山,过去住宿业一直停留在农家乐、渔家宴的层面。随着武功山“5A级景区”的成功创建,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热榜的久居不下,武功山的民宿业也进入发展期。


文凌原本是一名滑翔伞运动爱好者,在邀请同道好友来武功山“组队”的时候发现了当地民宿行业的契机。2017年,云阁•朴宿应运而生。


22未命名_副本.jpg


在最初的“武功山民宿潮”中,有着一线城市设计师背景的懒懒也是最早一批“入场者”。2018年,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她厌倦了都市生活,花200多万元将武功山山脚下的一栋老房子整修成了一座“世外桃源”。半边葫芦做成的灯饰、镂空灯影投射成的门牌、房内的编织地毯和枯树……荒野集以古朴怀旧的自然风格营造了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之所,因此受到大量一线城市游客喜爱。“这些被人遗弃的老房子代表了独具中国传统色彩的乡村建筑文化,它们跟自然的关系远远要比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来得和谐、永生。”懒懒表示。


看着民宿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不少村民也纷纷“进场”。26岁村民蔡基江就是其中一员,2015年,大学毕业的他抓住家乡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投资200万元将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四而楼山庄,在暑期旺季时营业额可达15至20万元,“我娶老婆,买房子的钱都有了。”蔡基江嘿嘿一笑,露出一双大白牙。


文化为魂


33未命名_副本.jpg


若问什么是民宿最大的吸引力,那么文化内涵必定首当其冲,同时这也是民宿的灵魂。武功山各大民宿主对此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探索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融入民宿的细节之处的合适方法,提升民宿的体验感。“我在的这个地方叫作彭子坑,也称彭祖坑,传说彭祖仙游的时候经过这里摔了一跤,留下这么一个坑。在品牌宣传中我想把这个结合进来。”刘子云创办的沐枫民宿,在一片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处,既幽且静,四周无往来喧嚣,颇有遗世独立之感。他表示,武功山的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传承与发扬。


除此之外,还有芸阁•朴宿民宿主注重当地名人文化,荒野集民宿主懒懒注重农耕文化等,“百花齐放,各美其美”,不同风格的民宿能更好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振兴。


在萍乡品牌促进会秘书长华强看来,“民宿”的内涵体现在“民”,它是指农民、民居、农本、乡土。民宿主应该懂得经营民宿最终追求的目标,懂得打造“民宿文化”才是民宿商业化发展的最高定位。


扶持政策


当地政府也为民宿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1月,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党政办公室出台了《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民宿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指出,要鼓励乡镇根据辖区资源特色,把民宿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着力推进“武功山民宿”品牌创建,将民宿产业培育成萍乡武功山旅游的新亮点。同时,萍乡武功山成立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民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完善“武功山民宿”扶持政策,加大民宿金融扶持力度,深入景区开展专题调研,不断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品质,推动民宿产业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成立武功山民宿协会,为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示范交流的服务平台;组织民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为民宿产业发展办实事、解难题。


与此同时,武功山景区还大力推进S311旅游公路沿线风景提升改造、游客服务中心与景前区风貌提质升级、麻田河综合治理与沿河绿道建设以及景村环境整治和农村宅基地改革等工作,推行武功山帐篷季、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武功山越野赛、中国户外运动发展论坛、花涧里户外电音节、大学生户外运动文化节等一大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赛事和活动。在景区各项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乡村颜值不断攀升,景区活力持续撬动,民宿产业日益兴旺。


44未命名_副本.jpg


武功山熙苑驿站位于熙谷小镇内,临近游客中心,交通便利,配套齐全,老板娘欧阳洁笑意盈盈地说:“路通了,村庄美了,客人也多了。前几天的帐篷节和电音节又带来了一波人流量,这几天都是满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