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旅游 > 书刊推荐 > 封面专题

紧跟时代步伐 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4-11-11 09:30:04发表 编辑:穆雪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华东频道 【字号: 默认 超大

语速([0-100]):
音量([0-100]):
音高([0-100]):
发音人:

近年来,赣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比较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加快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赣州样板”。


农业生产“大托管”带来“大丰收”。图片来源:赣州市农业农村局


全力以赴拼经济平稳增长聚动能


近年来,赣州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工业倍增升级,进一步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态势,加快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年赣州推出了全力拼经济拼发展“20条”措施,该措施重点围绕财政资金、先进产业集群、培育优质企业、支持企业技改升级、支持县域工业发展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基金引导作用,以资金带动重点企业全方位发展。同时,扩大市级现代产业引导基金规模,以现代家居、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等为重点,分步设立子基金。到2023年年底,规上工业企业净增218家,总数达2898家、保持江西省第一,吉利耀能、富联精密、天能新能源等重大项目投产,现代家居、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营收分别达2700亿元、1800亿元、1700亿元、1100亿元,5个开发区获批扩区调区。经过努力,赣州工业倍增升级三年行动胜利收官,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提高近1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营收前移3位、列江西全省第4,营收过百亿元园区增加6个,千亿产业集群由1个增至4个,获评国家级产业集群4个、省级产业集群23个,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今年以来,赣州围绕江西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深入推进“三大战略、八大行动”,主动出击、大抓落实,多措并举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3492.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1.4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407.16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45亿元,增长2.7%。


市场销售加快恢复新兴消费快速增长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暖起来”,经济才能“热起来”。近年来,各种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新科技层出不穷,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2023年,赣州促消费成效明显,举办了“消费促进年”活动近千场,发放消费券1.5亿元,商贸消费提质扩容综合评价全省第一,网络零售额突破600亿元,跨境电商业务量是2022年的2倍,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均超过2019年水平。


10月30日,从2024年前三季度赣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了解到,赣州市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4.74亿元,同比增长6.0%,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保持全省前列。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74.98亿元,增长10.7%。增长面持续扩大,27类限额以上商品中24类零售额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88.9%,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扩大16.2、2.5个百分点。新兴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5.4%,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个百分点。网络零售贡献突出,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67.11亿元,增长21.3%,高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0.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5个百分点。


2024年5月27日,在位于赣县区的赣州康晋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赶制订单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近年来,赣县区深入实施科技赋能行动,持续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69家。薛顺鑫 摄


​此外,假日消费热度提升,今年国庆期间,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游客接待量连续7天全省第一,赣州上榜美团机票预订TOP5宝藏城市。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人民生活品质提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赣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2023年,赣州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3%。7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3.8%。城镇新增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年度任务超额完成,高校应届毕业生留赣州就业率达51.7%、创历史最好水平。3所市属高职院校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实现“零”的突破,获批国家级稀有金属市域产教联合体,17家产业学院揭牌成立,赣南医学院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疫情防控平稳转段,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主体工程封顶,县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三大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入选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国家试点城市,于都获评全国医养结合、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成首轮调价,“赣州惠民保”上线。新增家庭养老床位6883张,启动实施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安养工程”试点,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获评全国5A。赣州市第六届运动会成功举办。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创建成功,《长征第一渡》《长征组歌》震撼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精彩圆满、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开创了在中国内陆县级城市举办的先河,海内外客属首领、侨领、知名企业家等2500余人齐聚赣州,签约项目76个、总投资1015亿元。


据了解,2024年1月至9月,赣州民生支出638.1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6%。120个市级提高民生品质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5.1%。就业物价总体平稳,1月至9月,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92%;CPI累计上涨0.7%,与全省持平,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赣州坚持以重点项目实施带动民生改善,加快赣州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建设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民生保障。(本刊记者陆丰,温林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