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12 11:09:50发表 编辑:穆雪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华东频道 【字号: 默认 大 超大】
一江碧水向东流,浩渺鄱湖天地阔。一年来,九江市水利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水利高质量发展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强化水资源管理、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及河湖长制,全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永修县云山灌区
生命至上治水守安澜
防洪安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和堤岸加固,建设安澜长江。”
2023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九江,沿长江江堤察看沿岸风貌,考察长江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对工程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该工程被国务院列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项目,较计划工期提前4个月高质高效完工,进一步巩固了长江干堤防洪能力。
一年来,全市水利系统牢记嘱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牢水安全底线。实施建设了堤防整治、水库除险加固、涝区和中小河流治理等一批补短板的防洪工程,投资近35亿元。
水库
抢抓国家水网建设政策机遇,推动全市水网规划和先导区建设,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水网建设先行市。着眼长远,进一步谋划了近300个防洪工程,总投资420亿元。长江干流江西段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江西九江段一期河道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今年,九江市相继遭遇了长江2024年1号、2号洪水和3号台风“格美”带来的防汛挑战,修河流域虬津站、永修站洪峰水位超历史最高;长江九江段、鄱阳湖最高水位均达到记录以来第七位,防汛形势极为严峻。
面对汛情,市水利局“预”字当先,关口前移,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完成1155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检修维养。创新建立“水库纳雨能力风险预警、圩堤挡水能力风险防范、洪水防御险情处置”三大机制。在全省首次开展水库纳雨能力分析测报,为“一库一策”防汛调度提供决策依据。汛期先后75次精准调度各级水库拦洪削峰,减淹耕地面积4.28万公顷,避免转移人员3550人。编印《九江长江干堤防汛技术指导要点》《九江市环鄱阳湖区万亩以上及重点圩堤防汛技术指导要点》,对长江和鄱阳湖历史险工险段和险情频发堤段进行全面研判,围绕渗漏、裂缝、脱坡、塌陷等各类险情,提出更加精准的抢险处理措施。建立“一个专班、三个预置”险情防范处置机制,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以乡镇为单位,就近增加“抢险设备预置、抢险物资预置、抢险队伍预置”,前置抢险关口,为全市防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民生为要活水润万家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多次对供水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农村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修水县石嘴水库
一年来,九江市实施了饮水、灌溉、水资源配置等一批补短板的供水工程60余个,投资20亿元,进一步提升全市水资源统筹调配和供水保障能力。
“以前的水放出来有时候是黄的,还有点怪味,从自来水改造后,家里又喝上干净方便的水了。”武宁县澧溪镇北湾村的朱元禄大爷说。近年来,武宁县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乡居民喝上健康水、用上放心水。
九江市水利局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体系建设,先后实施14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150余处,全市城乡供水“一张网”加速构建。截至9月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88%、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率达到87.32%,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人口数15万人。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带来新变化。“不用再担心看水、守水了,还可以用原来花在水田灌溉上的时间,外出打零工增加收入。”种粮大户徐春宝一脸轻松道。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活”了用水“便”了村民,解决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九江市全面完成了12个建制县和2个非建制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工程管护机制、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德安县入选全省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试点县,永修县作为全省唯一入选2024年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县。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武宁县长水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利是农业命脉。我市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实施了彭泽县棉船灌区等一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革,谋划扩建柘林灌区、新建都湖大型灌区项目,推动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衔接。一年来,续建4座中型灌区、新建2座中型灌区、改造30座小型灌区工程,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万余亩,改善灌溉面积16万余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800万公斤。
生态优先清水向东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
一年来,全市水利系统紧紧围绕“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水岸同治”,一体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全市河湖面貌得到持续改善。长江九江段保持Ⅱ类水质;鄱阳湖九江湖区水质达到Ⅲ类,为全湖区最优。
横港河宽阔的河面上,河湖保洁员正在清理水上漂浮物。“全镇共聘请了9名河湖保洁员,定期打捞河面垃圾,还百姓一河清水。”瑞昌市横港镇乡级河长柯尊堂介绍。近年来,九江市水利系统深入落实河湖长制,积极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全力守护好一方碧水清流。建立健全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全市2511名河湖长、6523名河湖管护员形成网格化管理,实现“江、河、湖、库”全覆盖;持续开展“清河行动”等河湖专项整治行动,河湖长制工作进入“见行动、见成效”新阶段,长江九江段、赣江九江段、修河、柘林湖等重点水体达到二类及以上水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长江九江段、柘林湖入选我省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
强化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全力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争取水保重点工程资金2383万元,实施小流域1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平方公里。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链条全过程全覆盖常态化监管,采取多种形式对1000余个生产建设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及时纠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等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水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全市累计完成区域水权交易、取水权交易、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等类型水权交易47宗,交易水量2566万方,交易量位列全省首位,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价值转化。深入推进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建设,先后实施了两河地下污水处理厂、出口加工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等一批污水提质增效工程,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4%,在水利部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被评为优秀等次。
牢记嘱托勇担当,向江图强正当时。九江市水利系统将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六字”治水思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自觉地走好水安全有力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水环境有效治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文/图来源:九江市水利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