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0 15:41:03发表 编辑:穆雪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华东频道 【字号: 默认 大 超大】
吴玉龙,上世纪70年代景德镇生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技师,金钢钻陶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中国现今能以古法烧制郎窑红瓷的凤毛麟角者,潜心古法柴烧二十五载有余。
生于景德与瓷有缘
景德镇建镇于东晋,古称昌南、新平,辖于浮梁县。据《浮梁县志》记载景德镇治陶史可追溯至汉代。自元代起,浮梁即烧制皇家御用瓷器的重地。公元1004年,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予昌南,自此昌南更名景德。明初,朱元璋在景德设立洪武窑,将浮梁瓷局改建为御器厂。清代,御器厂更名为御窑厂。千年来,景德镇瓷器不仅是皇庭重器,更随丝绸之路征服了西方世界,成为西方贵族阶层不惜代价追寻的东方瑰宝。
吴玉龙祖籍江西临川,结缘景德镇始于祖辈。他的祖辈曾是为皇家鉴别、挑选瓷器的宫廷瓷人,那双对瓷器品质及美感极其苛刻的眼睛是吴家的传承之一。上世纪30年代末,吴玉龙的父亲从脚踩泥巴的艰辛体力活做起,历时多年逐渐精通烧瓷技艺,在卧虎藏龙的瓷都景德镇靠手艺站稳了脚跟。
吴玉龙从小生长在窑火旺盛、山水清明的氛围中,美丽易碎的瓷是吴家在景德镇开枝散叶的根基,无形中也带给吴玉龙珍贵的早期教育。别处孩子接触到的只是瓷,但吴玉龙的故乡对他而言是一本生动的制瓷教科书。他知道瓷取材泥土与矿物,经历七十二道工序,经汗与火的洗礼才成了瓷。
幼时,吴玉龙常听父亲叮嘱,“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这是父亲以亲身经历诠释的肺腑之言。的确,烧瓷人在瓷器出窑时悲欣变幻的神情是他早年记忆极深刻的一部分,他们四季蓬勃的状态、不怕困难的精神也同样日复一日感染着他。
成年之后,吴玉龙游览故宫博物馆。他惊讶地发现,接近九成的御用瓷器都产自景德镇,许多瓷器器型都是他小时候见到过,这使他对“景德镇直通紫禁城”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打小沉淀于他见识中那份对瓷器比例与美感的直觉把握也找到了答案。
柴烧郎红千窑一红
吴玉龙真正与瓷结缘从1996年开始。1996年以前,他的生活很平稳。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专业毕业后,吴玉龙分配到景德镇市当年十大国营瓷厂之一的红星瓷厂,任厂长办公室文书。瓷厂发展得很好,下岗潮却突然袭来。他失业了。
就在这段生存极困难的时期,吴玉龙迷上了瓷界俗语“若要穷,烧郎红”中提到的郎窑红。
古代的物流与通讯尚不发达,人们在亲见珍品瓷器之前,已倾心于围绕它们的种种传说。当瓷器经重重驿站抵达倾慕者的双眼与双手时,由衷的喜爱总会达到顶点。它们最终被归纳到日常生活的某个角度,从渴望到拥有之间的历程却值得其主人反复想起与聊起。郎窑红正是这样一种世所罕见的瓷珍。
郎窑红又称郎红,是以铜为着色剂高温还原焰烧制的铜红釉。康熙年间,江西巡抚兼督陶官郎廷极领命至景德镇,带领窑工复烧明朝宣德祭红。由于炉温变化的偶然性,郎廷极烧出一种与众不同、令人惊艳的铜红釉。与沉静典雅的祭红相比,它更为璀璨清透,玻璃质地的瓷体上流动着近似红玛瑙或珊瑚的光泽。经过郎廷极与窑工们的不懈努力,铜红釉的烧制条件与技法稳定下来,他们烧出的这种红被称为郎窑红。郎红釉瓷须达到“脱口垂釉郎不流,牛毛开片非宣红”的标准才能跻身贡品。郎红釉瓷自作为康熙寿礼送抵紫禁城之后,便成为清廷历代帝王珍爱的瓷中极品。但由于烧制郎红成本昂贵,技术要求苛刻,成功率极低,它的烧制技法在岁月更迭中逐渐失传了。
吴玉龙知道不少烧郎红烧到倾家荡产的故事,为什么在人生低谷对郎红情有独钟?也许是因为郎红充满能量与热度的红色驱散了吴玉龙眼中的晦暗,点亮了最纯粹的追寻。郎红不仅是色谱上的一种色彩,它是一种复现难度极高的红,它与人的探索深度、不应遗失的古老传统相关。他深爱这抹安静而炫然的鲜活,亲手复烧郎红的迫切让他愉快接受了自己给自己的挑战。如果老祖宗可以烧出祭红、郎红,为什么我不可以做到?
年过五旬的吴玉龙回顾烧瓷之旅,仍然认定,摸索郎红柴烧法的最初几年,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年轻的他像烹饪一道好菜那样,从过程到材料,逐一琢磨内容、配比、火候、分寸的艺术。他经历过数不清的失败,投入了大量精力与钱财,有时甚至却无法比照这一炉成品与目标偏离了多少,原因是什么。茫然与惶恐在开窑时一再发出尖锐的声音。即便如此,在任何一种有可能使人崩溃的情形中,他都稳住了。
烧郎红没有捷径。翻阅古今技术文献,讨教有经验的柴烧高手,不计其数地试验和调整窑温、材料配比等细节,是吴玉龙和其他郎红烧制者走过的必经之路。但他还有一项特长——找矿。试验过多种配比后,吴玉龙认准烧出郎红釉的关键是矿石。他沉下心来搜寻最适合的矿石。吴玉龙拿着小锤子在林间挖凿敲打,山下的气窑、电窑、柴窑热火朝天开出一炉炉瓷器。吴玉龙很熟悉那种喧腾,但此刻他把注意力牢牢锁定在不会说话的石头上。他最终发现了需要的矿石。
柴烧是另一个关键。柴烧法是坯与火的共振与游戏。烧瓷人需要成为火的魔法师,在柴烧过程中视“不确定性”为良师益友。柴烧法烧制出的每一件瓷,世上都仅此一件。围绕着火,吴玉龙列出炉温升温曲线、投柴节奏、坯的摆放方式等一系列难题,逐一细细研究。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折算成具体的大量的时间。
烧出郎红需要把炉温保持在1300摄氏度以上,窑火不能离人。吴玉龙在1000个日夜里守着火窑,练出了洞若观火的直觉判断,但他依然在开窑之前无法准确预知自己会得到什么。在小院子里,吴玉龙度过了许多不能合眼的三天三夜,支撑他做下去的是一个想要得到答案的简单问题:这一次会是我想要的吗?
摸索郎红的头三年种种事宜密度极大,吴玉龙经受住了数不清的失败,品尝到了学习与探索的乐趣,也集齐了成功需要的元素:材料配比,制坯工艺,柴烧法,特殊矿石,经验和更强的韧性。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他相信这个道理。终于有一天,一炉瓷器在剥去罩子后显露出水波一样润泽柔美的光泽,日光让瓷体散发出红宝石模样的明艳与尊贵。吴玉龙按捺住惊喜,仔细查看了作品细节,就像产科医生给新生儿做全面体检。当他确认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郎红时,顷刻用欢呼声和笑容释放掉三年积压的疲惫,瓦解了曾在心里一闪而过的怀疑。
吴玉龙烧制郎窑红成功了,消息不胫而走。吴玉龙和几百年以来的郎廷极们步调一致,没太多功夫沉浸在喜悦中,他记录烧制成功的数据,微调配比与窑温,稳固和提升出窑成功率。对他来说,第一次成功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在郎红瓷奇幻博大的世界中,仍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秘密幽微闪烁,他有许多事情要接着做。例如精益求精这一件,他就可以做一辈子。这样,二十多年过去。
人间之旅一“红”到底
吴玉龙现在自称老吴,但他的日程依旧和从前一样。清晨六点半起床,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一整天围绕着瓷器,直至星斗满天。他和景德镇乃至其他地方数千年来的瓷人相同,烧窑时行动有条不紊,心多少悬在空中,祈祷火能“争点气”;烧出一炉好瓷欢天喜地、手舞足蹈,烧坏了就短暂垂头丧气一番,从头再来。二十多年来,老吴在院子里砸碎了很多不入自己法眼的郎红瓷,即使在别人眼中,那仍旧是非常美丽的瓷。除了郎红,老吴还成功烧制了祭红和茶叶末釉,复现诸多经典的瓷器器型。
2018年,老吴注册了金钢钻陶瓷有限公司。他的作坊叫玉龙堂,他把烧制出的瓷器分为三等,分别是微瑕,微微瑕,微微微瑕,仅有符合微微微瑕标准的瓷器有资格手书写上三字金底款“玉龙堂”。另两种郎红瓷从前会被老吴毫不留情的摔碎,现在,他会挑选其中品质较好的在直播间以低价做郎红瓷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并使用郎红瓷。
在1996年决定挑战郎红是吴玉龙在当时作出的一个令人惊骇的选择,它让他二十多年来保持了旺盛的行动力与创造力。在郎红的主题下,他始终能量不衰,勇气不竭,终成一名独具匠心的匠人。
进入自媒体时代以后,老吴创立了自媒体抖音直播间,以瓷会友。每一天,他在固定时段与未曾蒙面的瓷友们直接交流。当天出窑的器物,吴玉龙会讲解这件器物的造型由来与独特之处,耐心回答大量问题。以诚待人的老吴在直播间交了不少朋友。通过这种方式,玉龙堂出品的美器美物增加了一种与各地瓷友结缘的途径。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家用上过去皇家才能享有的贡品规格的好物,让好瓷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老吴的另一个理想正在实现之中。
老吴更多的时间,依然留驻在作坊里、柴窑旁。老吴在静待那件超越自己想象的郎红。
玉龙堂代表作
玉龙堂自创始以来,以复烧官窑经典器型为主。吴玉龙相信,经得起时间淘洗的器型,件件精品,皆是东方审美集大成之作。烧制经典器型,瓷土质地、拉坯工艺、柴烧技法等环节都需有登峰造极的水准。以柴烧法传承经典器型,既是吴玉龙的追求,也是他的使命。
祭红大龙缸
大龙缸器型由明代景德镇御器厂瓷人创新烧制,以满足皇家所需。缸体上口直径40公分至70公分之间,釉面以青花为主,多绘以飞龙纹饰。至清代,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成功复烧大龙缸。大龙缸是明清时期景德镇烧瓷工艺发展至高峰的浓缩明证。
吴玉龙历时两年多,仿明清时期御用龙缸器型,烧制出上口直径76公分、高56公分、釉面无暇的祭红大龙缸。玉龙堂祭红大龙缸是现今体量最大的龙缸,独一无二的祭红釉大型瓷器,既说明了玉龙堂柴烧制瓷工艺已臻成熟完美,也体现了当代瓷人突破古人烧瓷技艺的创新飞跃。
天球瓶
天球瓶由胆瓶衍生而来,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是郎窑红中的一个经典器型。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天球瓶。
龙龟
龙龟,亦称“赑屃”赑屃[bìxì],霸下,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瑞兽,其造型是龟与龙的结合体,即龙头、龙尾和龟身,为纯阳之神兽,能辟邪、制煞、化冲、解厄、镇宅、招财、聚财,主吉祥招财,化三煞,有忍耐、负重、长寿、权威的象征,在众多吉祥之物中,此兽是最为祥瑞之一者。此外由于“龙龟”与“荣归”同音,龙龟也代表【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对于出外打拼的“出外人”,或每日要面对业绩压力的业务人员,也可助业绩蒸蒸日上,财源广进,荣誉归来(荣归)。龙龟代表着荣誉和地位,是能耐、负重、长寿、权威的象征。在古代,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让龙头龟驮碑的资格,是权利精英阶层的专属特权,龙龟也因此具有了平步青云、官运亨通的吉祥之意。同时龙头龟还是守护国家的吉祥物,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标志。
将军罐
明清时期罐器之一,被称为帝王之器。其盖颇似将军的头盔,故而得名。将军罐始见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至清顺治之气基本定型,盛行于康熙朝。
状元碗
玉龙堂由经典碗盏器型创变出的一种可日用的郎红瓷。取名“状元碗”是为激励小孩立状元志,做栋梁材,勤学上进,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浮梁县志》《天工开物》(明)宋应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