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特写

教育生涯中最珍贵的回顾一一记余干县社庚镇路畔小学龚雪文老师

2025-05-27 11:13:05发表 编辑:穆雪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华东频道 【字号: 默认 超大

语速([0-100]):
音量([0-100]):
音高([0-100]):
发音人:

光阴似箭,日明如梭。自中师毕业,龚雪文投身教育生涯,已在乡村小学教学一线默默坚守了37个春秋。在这37年里,他始终关爱学生、踏实工作、拼搏进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准则。


37年来,龚雪文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同时也担任了整整32年的班主任,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他育生涯中最珍贵的回忆,这些回忆里,有苦有累,有酸有甜,却都饱含着龚雪文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因地制宜,尽心教学


农村小学条件有限,作文教学一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无论龚雪文如何耐心指导,学生们总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无事可写”。为了突破这一困境,他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安排任务,比如让学生回家种植、采集植物,用日记记录观察过程,定期在班级举办成果展,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喜欢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鼓励他们大胆交流,相互学习。此外,他还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将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以及熟悉的自然景象作为写作素材,让作文充满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学生的作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章依依同学在全县小学生作文在赛中,荣获全县二等奖。


因材施教,点亮希望之光


在班主任工作经历中,龚雪文特别关注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努力做到对他们因材施教。2012年的秋季期,他担任六年级的班主任,在一次语文课堂上,小凤同学(化名)在桌面支起一个大圆镜子,双腿站在凳子上,拿着口红在画嘴唇,还不停地向同桌炫耀,还朝同学做鬼脸。龚雪文当时火冒三丈,恨不得当场摔破她的镜子,揪她出去,但冷静下来想,孩子青春期年纪到了,叛逆期也到了,而且非常好强,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对她的教育没有效果,还会伤了她的自尊心,所以要“对症下药”。龚雪文走到小的桌前,收起她的镜子,轻轻地放进她的抽屉,并且示意她好好听课。下课后,龚雪文把小叫到办公室,微笑着和她谈心,耐心指出她的错误,还请她讲解化妆的要点,孩子顿时侃侃而谈,龚雪文顺势夸赞她懂得多,提议以后班级和学校的文艺活动由她负责化妆,听到这些,孩子羞愧地低下了头,主动承认了错误。此后,龚雪文多次利用班级出板报、绘画比赛、节日庆祝等机会,引导小发挥特长,为班级争得荣誉。2013年“六一”文艺汇演,龚雪文让小担任主持人并负责化妆,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后来小高中毕业考上师范大学,回来当了老师后对龚雪文说:“老师,是您改变了我。”那一刻,龚雪文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这些经历让他明白,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关爱,我们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可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阳光。



收获感动,教育的美好瞬间


教育的旅程中,龚雪文也收获了无数温暖与感动,有一次他生病嗓子沙哑,几乎说不出话,学生们似乎察觉到了他的不适,课堂格外安静,每个人都认真听讲,积极配合。后来,班长带着几个同学给他送来一袋晒干的枇杷干,轻声说:“老师,您辛苦了,听说枇杷干泡水喝有用,这是我们自己家的,您快点好起来。”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爱是双向的,只要你付出了爱,回馈的也将是温暖。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在工作中,龚雪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坚守在农村一线的教学工作中,无怨无悔,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书写了更多属于我们的教育时光。


每一段回顾像是一首歌在岁月的年轮里流转,时不时的提醒龚雪文“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这种相互成就让他的教育生涯变得越来越充盈。(图文:余干县社庚镇中心小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