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18 14:31:11发表 编辑:穆雪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华东频道 【字号: 默认 大 超大】
香港经济导报华东频道江西网讯(董连文)6月16日,是九江军分区原政委徐恒裕入党70周年,在漫长的党员岁月里,他参与过无数次党日活动,这些活动大多围绕理论学习、思想交流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展开,旨在不断增强党性观念,为党为人民做好工作。当天,九江市军休所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所党委委员李钧长和第二支部程广才书记的带领下,前往瑞昌市洪一乡双港村大块地的“瑞昌县苏维埃革命纪念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地参观学习党日活动,给老党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革命纪念馆距离九江市区90公里,我们乘坐大客车踏上行程。进山之后,道路蜿蜒曲折,部分地段坡度极陡,好在司机师傅驾驶技术精湛,尽管一路颠簸,大家却也没有太多不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土地。
瑞昌县苏维埃革命纪念馆占地10亩,采用仿古园林式建筑风格,展厅分为楼上楼下两个大厅。一楼展厅主要展示前言以及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二楼展厅着重呈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风云岁月。展厅面积虽不算大,却陈列着大量珍贵的革命史料与实物,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全年免费开放,年均参观者超过3万人次,它以无声的方式将革命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
洪一乡地处瑞昌市西北,与湖北阳新县接壤,全乡共有9个行政村。这里是土地革命时期瑞昌西部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1931年11月,瑞昌县首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洪一乡大块地召开,鄂东南瑞昌县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中共瑞昌县委也从阳新燕窝迁至此处。自此,大块地成为当时瑞昌地区革命政权的核心所在,还先后作为少共瑞昌县委办公地点和红3师指挥部驻地,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瑞昌这片红色热土,孕育了众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事件,涌现出许多中华优秀儿女。土地革命时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他们积极发动和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成立红色政权,紧密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坚决开展反封建军阀、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革命斗争。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他们与日寇浴血奋战,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进行了英勇无畏的坚守与抗争。
谈仁存,瑞昌党组织和土地革命时期瑞昌西部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到家乡洪一后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发动群众与封建军阀、贪官污吏、地主豪绅展开激烈斗争。同年12月,瑞昌县临时党部成立,谈仁存负责麦良区党部工作。他在麦良组织了16个农民协会,带领农民斗地主、分田地、烧田契,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1928年12月谈仁存等成立中共麦良小组并担任组长,1929年成立中共阳瑞特支,他担任宣传委员。特支组织抗债会,成立赤卫队,队伍迅速发展到1000余人。1930年,他担任瑞昌县委委员,指挥游击队打垮多个反动民团,配合红军主力参与多次重大战斗。1932年,他在“肃反”中不幸被错杀,年仅29岁,后得以平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谈逢森,1929年8月在家乡成立抗债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区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中共瑞昌县委副书记等职务。他积极参与领导土地改革运动,带领赤卫队、游击队紧密配合红军主力,多次打退敌人的进犯。1933年9月,他被误为“改组派”而错杀,建国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沈老九,1933年奉命潜回瑞昌洪下扩建赣北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同年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吴大可,1935年结识中共党员周建一,从此踏上革命道路。1937年冬前往陕北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在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工作,后到武宁、瑞昌和赣鄂边境开展游击斗争,担任中共赣西北前方委员会委员。1941年不幸被捕,1942年2月被敌特秘密枪杀。
王志海,化名李志海,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济县龙坪长江独立第七支队负责人,1930年任江西瑞昌区委副书记、县苏维埃主席。1931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年仅31岁。他在狱中写下《临刑曲》:“俺老李,生是革命人,死是革命鬼。生和死,死和生,生生死死就在这一回。来到刑场不下跪,看你把俺怎么地!但愿革命早胜利,红旗飘扬日光辉。”充分展现了坚定的革命意志、无惧生死的大无畏精神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瑞昌这片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关键战斗。
麦良地区反击战。1930年3月,红五纵队离开麦良地区后,徐源民团团总徐永桢带着200多名团丁进犯。麦良和五团的赤卫队与赶来增援的红五纵队密切配合,发起猛烈攻击,敌人死伤大半,徐永桢被活捉。这场胜利极大鼓舞了当地群众的革命信心。
攻打瑞昌县城之战。1930年4月8日晚,红五纵队奔袭瑞昌县城。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一支队长游雪程率领200多名红军战士主攻西门,他们用枫树撞开城门,然而在西街战斗中,由于洪水冲击部队无法顺利展开,遭到城内守军的疯狂扫射,红军伤亡惨重。游雪程壮烈牺牲,纵队长李灿和第二支队长程子华负伤。
瑞昌围点打援之战。1940年6月,瑞昌县被日军占领,中国军队从武宁奔袭瑞昌。守备瑞昌的日军500余人出城迎击,被中国军队歼灭300余人,余部退回瑞昌城内负隅顽抗。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旅团长、九江警备司令藤堂高英少将带领1000余日军紧急驰援。当进至瑞昌近郊时,突遭中国军队伏击,日军仓促迎战,被歼一部。藤堂高英率部拼死冲击,最终被当场击毙。
瑞昌这片土地,铭刻着中国革命的血色记忆,每一寸山河都凝聚着英烈们的忠诚。叶剑英、李灿、何长工、程子华、郭子明、邹之漠、邹国才、徐彦刚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都曾先后率领部队在瑞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铭刻在瑞昌的史册上。
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大批洪一儿女为了革命事业,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如今,我们在展厅中只发现一位幸存者:赵辛初,1991年逝世,曾担任国家粮食部部长。烈士陵园中,安葬着有名有姓的烈士就多达311人。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参观学习结束后,第二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支部换届改选。新支部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号召,一定要继承烈士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开创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