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扎实推进鄱阳湖生态文明建设 奋力谱写保护湿地和候鸟新篇章

2019-11-07编辑:习妍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 浏览量:104634

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网讯(何旭)11月6日,江西省在北京举行“2019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江西省定于12月6日至10日举办“2019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本次活动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部署要求,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观鸟胜地,唱响鄱阳湖国际生态品牌、国际旅游品牌,把赣鄱大地建设成人们深深向往的绿色生态家园。


白鹤(叶学龄 摄)


举办“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意义重大

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小平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一再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江西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高质量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地位日益巩固。


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左)考察候鸟保护工作。(王小龙 摄)


据了解,目前江西省森林覆盖率63.1%,有自然保护区190处,森林公园182处,湿地公园99处。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每年约有60多万只候鸟来此越冬,白鹤、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分别占全球总数的98%和95%以上。
 

“妩媚青山,浩淼鄱阳,不仅属于江西人民,也属于全国人民。”陈小平说,江西举办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是为了更深入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态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凝聚更多力量共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向世界展示江西绿色生态、开放自信、充满活力的良好形象。

鄱阳湖湿地和候鸟资源丰富
    

众所周知,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地跨九江、南昌、上饶、抚州4个设区市和15个县(市、区),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流域面积16.2万km2,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7%,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易炼红(左四)考察湿地候鸟宣教中心建设。(王小龙 摄)


作为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鄱阳湖在中国长江流域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是中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鄱阳湖湿地环境具有六个明显特点:一是水位呈周期性变化。每年3月至7月,时值江西雨季,“五河”洪水入湖,鄱阳湖洲滩被淹没,一片汪洋;8月至翌年2月,为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湖面变小,形成了“洪水一片,枯水一线”“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景观,年复一年、相互交替。水位和水域面积的变化,造成鄱阳湖湿地类型的动态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幅度在淡水湿地中是罕见的。二是范围十分广阔。正常洪水位时,鄱阳湖面积为3900 k㎡,涉及南昌、九江、上饶、抚州4个设区市的15个县(市、区)。湖口站历史最高水位22.59m(1998年7月30日)时,湖面面积达4070 k㎡,容积为320亿m3。2003年退田还湖后,最大湖面恢复到5100 k㎡。三是边界难以确定。不同年份的水量、水位各异,不仅导致湖区旱、涝频繁交替,也使得其湿地范围、边界难于界定。特别是处于吴淞高程14~23m之间的地区,是水是陆,是旱是湿,每年不尽相同。四是湿地类型复杂。鄱阳湖天然湿地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并随着水位的涨落,又有永久性湖泊湿地、永久性河流、河流入湖三角洲等不同的湿地类型,同时还有大面积的人工湿地,形成了以湖泊湿地为主的多类型复合的湿地生态系统。五是湿地生物多样。鄱阳湖的独特景观和环境异质性,形成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鄱阳湖区湿地植物以水生、沼生、湿生为主,其中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还孕育了各种鱼类等水生动物。鄱阳湖每年吸引着大量的鹤类、鹳类、雁鸭类和鸻鹬类等珍稀候鸟来越冬,并成为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六是鄱阳湖湿地生态功能不可替代。鄱阳湖不仅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还有大面积以洲滩为主的土地资源和价值巨大的航运资源。鄱阳湖巨大的蓄水能,起着调蓄“五河”水和长江洪水,减轻洪水危害的重要功能。同时,鄱阳湖“一湖清水”对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正因为如此,独特的湿地环境造就了鄱阳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鄱阳湖区已鉴定的浮游植物有8门54科154属,已鉴定的浮游动物有207种;湿地高等植物约600种,其中水生维管束植物占绝大多数,包括国家Ⅰ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0种。动物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种类亦十分丰富,其中鱼类有137种,贝类87种,虾蟹类24种,两栖动物有30种,爬行动物有48种,鸟类有426种,哺乳动物有47种(包括河麂、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培训科研人员。(金杰锋 摄)


作为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鄱阳湖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珍禽王国”和“候鸟乐园”,每年有60-70万只水鸟在此越冬栖息,其中不乏珍稀鸟类,包括白鹤、白头鹤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小天鹅、白额雁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66种,鸿雁、斑嘴鸭等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88种。特别是白鹤最高数量达4000余只,东方白鹳最高数量达2800余只,分别占其全球总数量的98%和95%以上,世界最大的鸿雁群体在鄱阳湖越冬。
    

因此,丰富的湿地和候鸟资源,构成了鄱阳湖丰富多样的景观资源,成为观光旅游胜地。“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就是对鄱阳湖冬季越冬候鸟壮观场面的生动写照。


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江西省直有关部门以及沿湖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力合作,严格管理,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和候鸟安全作出了积极努力。


ICF创始人阿基博博士来访。(刘观华 提供)


例如,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一是江西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要求,把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作为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实事来抓,省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每年深入湖区督查调研,为各级党政作出了示范和表率。省政府连续9年召开全省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会议,明确工作任务,推动责任落实。二是市、县(区)政府层层落实。沿湖市、县(区)政府按照省政府部署,及时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结合实际制定保护工作行动方案。各市成立督导组和暗访组,深入湖区督导检查。沿湖各县(市、区)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林业、公安、农业、工商、监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湿地候鸟保护工作协调机构,形成了地方政府负责,林业部门牵头,公安、工商、渔政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候鸟保护工作机制。三是部门、地方密切配合。2010年以来,按照省政府要求,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省直有关职能部门、沿湖各县(市、区)政府,成立了鄱阳湖区越冬候鸟与湿地联合保护委员会。通过这一平台,加强了沿湖各地、各部门在保护工作上的密切沟通、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强大的保护合力。

再如,强化日常巡查,严厉打击破坏资源违法行为。一是持续开展联合保护专项行动。在候鸟越冬期间,各地湿地候鸟保护区、林业、公安、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行动,组织人员深入湖区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重点摸清各种涉嫌破坏湿地和候鸟资源的违法现象和苗头,并实施强有力打击。去冬今春,各地各部门共出动9400余人次开展巡护,开展联合执法360余次,清除天网16781米,解救候鸟850余只,查处违规餐饮、商贩131家,办理刑事案件34起,行政处罚69人。二是不断创新巡护监测手段。为切实解决湖区范围大、交通条件差、队伍力量弱、监管难度大的实际困难,确保实现湖区监管全覆盖,针对湖区枯水期越野车、船均难以到达的情况,各地购买拖拉机、沙滩摩托等设备,加大对湖区腹地的巡查与监测,有效增强了湖区县域交接地带的管理力度。同时,购置无人机、电子监控等信息化设备,开展水、陆、空立体巡查巡护。此外,还利用卫星跟踪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湖区越冬候鸟的监测,摸清了一些水鸟的重点栖息地,为鄱阳湖水鸟及栖息地的保护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三是切实加强一线巡护力量。作为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的重要力量,省林业局下属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鄱阳湖保护区)在候鸟越冬期间,全面实行“机关下基层、基层联村民”的工作模式,全员深入湖区一线保护湿地和候鸟安全;沿湖各地增派人员到乡村驻守,设置临时性巡护站点,把力量充实到湖区一线,全力以赴保障候鸟安全越冬。


联合放飞救治的候鸟。(许南平 摄)


又如,强化支撑保障,带动保护能力上水平。一是强化法律保障。江西省人大出台了《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今年又对《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进行了修订,为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依据,进一步强化了法律保障。二是加大保护投入。近年来,省林业局投入大量资金,逐步对鄱阳湖保护区沿湖各基层保护站点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完善了基础设施和巡护设备;招录了一批年轻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保护一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对湖区湿地和候鸟保护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奖励。沿湖各地进一步加大湿地和候鸟保护资金投入,购置和升级了巡护设施设备,加强了保护执法队伍建设,落实了保护管理机构和工作经费。三是建立补偿机制。2014年,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成为全国首批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地区之一。截至2019年,该试点项目已连续实施6年,共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37亿元,累计补偿鄱阳湖区域的农作物受损耕地29.5万亩,直接受益群众14万人次,实施社区(乡村)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项目266个。在项目带动下,鄱阳湖区域“人鸟争食”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此外,还争取实施了三峡后续规划项目、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等,不断提升鄱阳湖湿地和候鸟的保护能力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广泛宣传推介,全省上下候鸟保护氛围浓厚。一是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以“爱鸟周”“湿地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为契机,通过举办“环保书法比赛”“湿地保护论坛”等各类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挖掘主题,创新宣传形式,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宣传品等,大力宣传候鸟保护法律法规和生态保护理念,让宣传教育工作直观化、大众化、常态化,湖区广大群众的候鸟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二是积极借助媒体扩大影响。加强与媒体沟通联系,在候鸟越冬期,中央和省各大新闻媒体组织记者,深入湖区报道越冬候鸟与湿地保护工作动态。沿湖各地通过地方电视台,滚动播出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和公益口号,吸引了湖区群众关注,激发了公众参与湿地候鸟保护热情。三是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力量。正确引导和支持民间爱鸟护鸟人士自发组织爱鸟护鸟行动。支持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候鸟医院、南昌市西门候鸟保护采茶剧团、小天鹅保护协会等一大批爱鸟护鸟团体和志愿者。支持建立全国首个民间的白鹤保护小区—五星白鹤保护小区,在2017-2018年候鸟越冬期,保护小区最多时容纳了1300余只白鹤、2000余只小天鹅及大量的其他候鸟在此栖息觅食。近年来,民间团体积极参与救治伤病鸟类,开展生态保护宣传,参与湖区巡查护鸟,对推动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百里鄱湖波光、万羽候鸟翱翔”,这是江西独特的美景。红色江西、绿色赣鄱,真诚期待四海宾朋走进江西、了解江西、投资江西、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