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林业助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江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水文

2020-09-10编辑:习妍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江西频道 浏览量:90174

邱水文1.jpg

邱水文2.jpg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符合客观规律、顺乎民意,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财富观和价值观,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指导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位于中国中部的江西,森林覆盖率达63.1%,居全国第二,满目的青山绿水是江西的生态底色,更是江西的靓丽名片。那么,江西是如何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绿色文章,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的呢?


江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水文_副本.jpg

江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水文(何旭 摄)


9月11日至13日,2020江西森林旅游节将在赣州市大余县举行。活动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江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水文先生。邱水文表示,江西林业始终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书写“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绿水青山“三篇文章”,发挥好林业优势,走江西自己的特色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在“生态建设上树样板、生态保护上作示范、生态扶贫上当主力、生态机制上勇创新、生态旅游上塑品牌”。


保护好绿水青山 巩固绿色存量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让江西的绿色更加鲜亮,是江西林业肩负的使命和担当。“绿水青山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本钱’,江西林业要坚守与专注,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巩固绿色存量,保护好绿水青山。”邱水文告诉记者,江西林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把握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只能增绿、不能减绿”和“做优绿水青山生态品牌”的重要要求。


2018年7月,江西省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江西省委书记刘奇担任省级总林长,省长易炼红担任省级副总林长,8位副省级领导担任省级林长。《意见》出台数月之后,全省基本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以林长负责制为基础的林长制管理体系,落实了“一长两员”(村级林长、乡镇林业工作站监管员、基层护林防火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确保了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这是继河长制、湖长制之后,江西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又一重大创举。


龙虎山丹山碧水_副本.jpg

龙虎山丹山碧水


谈及林长制的建设,邱水文表示,江西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行林长制是江西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是江西践行绿色发展使命的重要体现,是推动江西由林业大省向林业强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实践探索。


“林长制的实施,是以‘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为目标”邱水文说,自林长制实施以来,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环境更宜人,林业生态有了坚实保障,绿水青山成了幸福靠山。2019年,全省共完成造林面积108.5万亩,占国家下达70万亩年度计划的150%。此外,还通过实施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方式提升森林质量。其中,封山育林111.5万亩,森林抚育591.9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84万亩,国有林场场外造林25.52万亩。


“目前,江西林长制工作正从‘全面覆盖’向‘全面见效’推进,为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江西林长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林长制已正式写入新《森林法》,相关经验正在全国推广。”邱水文表示,下一步,江西将继续推动林长制落实落细,做到守林有责、守林尽责,确保一山一林、一树一木都有专人管护。同时,坚守生态红线,深刻汲取秦岭违建别墅事件的教训,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监管,敢于“亮剑”,持续开展保护林业资源系列专项行动,特别是要全力保护好鄱阳湖越冬候鸟等野生动植物资源。


建设好生态文明 助力可持续发展

 

江西的青山绿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毫无疑问,在赣鄱大地的巨大生态空间中,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力军。谈及江西林业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邱水文娓娓道来。


庐山西海(宋建明 摄)_副本.jpg

庐山西海(宋建明 摄)


“2018年5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重点区域开展森林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在全省主要高速公路、高铁、长江岸线等通道和生态廊道两侧,重要风景名胜区周围以及重点乡村风景林等区域,开展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实现江西由‘绿化’向‘彩化’的转变。”邱水文说,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有的地方已初现成效。如,抚州福银高速、抚金高速部分路段以及九江市环庐山景区公路和长江沿岸“最美岸线”等地段,经过“四化”建设风景如画。“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秀美江西画卷将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而来。自200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原国家林业局启动“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积极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江西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上可称得上是佼佼者。


“2018年,随着萍乡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江西成为全国首个的‘国家森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同时,武宁县、崇义县成为首批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县。”邱水文自豪地说,截至目前,全省有75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漫步在江西的城市之中,处处皆绿景,徐徐入画来。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也是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据了解,经过多年来的保护和建设,江西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543处,其中自然保护区190处、风景名胜区45处、森林公园182处、湿地公园106处、地质公园15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5处,总面积184.4万公顷。这些自然保护地是镶嵌在赣鄱大地上的绿色明珠,不仅为江西带来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也为江西发展森林旅游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铜鼓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始红豆杉群落。_副本.jpg

铜鼓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始红豆杉群落。


邱水文表示,目前江西已初步形成以“四山”(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一湖”(鄱阳湖),“一村”(乡村婺源),“一海”(庐山西海),“一峰”(龟峰)为品牌引领,武功山、明月山、三百山、瑶里、三爪仑等森林公园为主体,特色鲜明的森林旅游目的地体系,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2019年,全省森林旅游年接待人数突破1.8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1100亿元。

 

利用好林下经济 惠民生谋发展


近年来,江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林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中国“最绿的省份”之一,江西林地面积1.61亿亩,湿地面积1365万亩(不含水稻田)全省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年综合效益达2万亿元。“这个数据位居全国前列,充分说明了绿水青山是江西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品牌。”邱水文高兴地说。


只有充分地认识林业巨大的经济功能,才能更好地发展林业产业。如何整合林下资源产业,推进林下经济的协调发展?邱水文表示,一方面要不断完善集体林权制度,进一步落实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全面建成五级林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建立林业要素交易平台,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另一方面,要重点抓好油茶、竹类、香精香料、森林药材、苗木花卉、森林旅游等六大林下经济产业,不断壮大林下经济规模;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增强贫困林区的“造血”功能。


据统计,2019年,江西新增林下经济种植面积69.18万亩,全省林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达39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方阵;以油茶、竹类、森林药材、香精香料、苗木花卉、森林旅游为主体的林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省油茶产业总产值达320.9亿元,面积和产值均居全国第二位。国家首个“油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江西,为江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创新推进“油茶贷”“林农快贷”“网商林贷”公益林(天然商品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林业金融产品,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25亿元,余额62.5亿元,实实在在为林农带来了真金白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江西旅游产业面临不小的困难。”邱水文严肃地说,江西林业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利用好林业资源优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江西森林旅游产业全面复苏。


“9月12日,2020江西森林旅游节将在赣州市大余县正式拉开帷幕。”邱水文表示,去年8月,江西成功举办了“首届江西森林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走进江西,向全社会展示了江西丰富而又独具魅力的森林旅游资源,有力推动了江西森林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今年继续举办“2020江西森林旅游节”,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打造“江西森林旅游”品牌,推动江西森林旅游产业加快复苏,助推文化旅游产业链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森林旅游节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为根本遵循。”邱水文表示,举办“2020江西森林旅游节”,就是要推动森林旅游造福更多的人民群众,真正走出一条“不砍树、能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让满眼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更大力量。(本刊记者 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