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芦溪话振兴

2022-04-14编辑:习妍 来源:今日芦溪 浏览量:52648

人间四月,春和景明,沐浴在温暖春光里的萍乡市芦溪县一片勃勃生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云游”美丽芦溪的多情山水。


南坑镇窑下村


窑下村地处芦溪县南坑镇东部,辖区面积7.99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107人。窑下村文化底蕴深厚,千年古窑遗址分布南坑河两岸,境内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山水相映、自成佳趣。


1未命名_副本.jpg


近年来,窑下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三强三聚”工作思路,通过强基、赋能、铸魂三大举措,聚焦组织振兴、产业富民、乡风文明“三大工程”,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破茧”之路。


党群连心跑出加速度,大力弘扬启初志愿精神,推行“1+10+N”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引导全村党员“承启初心、架连心桥、办暖心事”,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跑出了50天建成窑文化研学中心、完成260栋房相改造、修建6.8公里村组道路、流转土地350亩的乡村振兴“加速度”。


产业融合拓宽致富路,坚持规划先行,依托千年古窑文化和优良生态资源禀赋,建成窑文化研学中心、窑下古街、特色民宿等,串联明月湖、老鹰谷景区建成精品徒步路线,规划建设明月峡漂流、森林康养中心等产业,乡村旅游不断升温。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种植秋雪蜜桃150亩、高产油茶300亩、皇菊30亩、草莓20亩,群众致富道路不断拓宽。


文明乡风引领新风尚,深挖古窑文化,聘请高校专家对宋元古瓷进行修复,加强古窑遗址的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传承启初精神,在全市各地设立“杜鹃花小屋”11家,注册志愿者达850余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创建活动,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氛围日益浓厚,五星党员、文明家庭、新乡贤不断涌现,村党支部书记廖小群荣获2021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启初协会会长张敏萍家庭荣获江西省“最美家庭”称号。推窗见绿、出门是景,垃圾堆变成小广场,村道铺成沥青路……如今,在窑下村,一个村美、民乐、人和的幸福故事正在这里娓娓道来,窑下,正高扬乡村振兴的风帆,焕发着无尽的活力。


芦溪镇东阳村


东阳村总面积4.4平方公里,人口3330人,红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乡风文明淳朴,素有“千年古村、长寿东阳”之美誉。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获评全国卫生模范村,曾有“北方太阳、南方东阳”之说。


2未命名_副本.jpg


近年来,东阳村探索建强基层组织,引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的“一强三引领”模式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现了乡村振兴样板村——东阳蝶变。


这里产业发展兴旺,推行支部领办,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秋雪蜜桃、草莓、太子参、脐橙等产业1200余亩。探索村企联办,与引进的企业联营精品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实行服务代办,优化营商环境,引进了“5020”项目百世德装备制造,带动126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里乡风文明淳朴,有着起始于宋朝年间的东阳书院,书院始终秉承重德、笃学、躬行的教学理念,办学以来,从这里走出过3个进士,283个秀才等各类人才。


这里乡村治理有效,组建了由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红管家志愿者为成员的代办员队伍,为群众提供4大类73项代办服务,做到了服务群众“365天不打烊”。


如今,东阳村生态宜居、文明和谐、活力迸发,处处皆美景、户户展新颜,美丽乡村与绿水青山绘就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银河镇紫溪村


紫溪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5274人,先后荣获“全省文明村”“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江西5A级乡村旅游点”等省级荣誉13项,2021年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3未命名_副本.jpg


近年来,紫溪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建强支部主阵地、育好乡村领头雁、激活群众动力源“三步法”,实现了从省“十三五”贫困村嬗变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样板村——紫溪实践。


村党组织通过健全党组织议事规则,“四员定位”发挥党员上联下接作用,推行“屋场夜会”“小组比武”“三问监督”等机制,推动党员群众由“等着干、推着干”转变为“争着干、比着干”,形成人人出力、户户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刷新了“1天半流转71户260亩土地,5天拆除114栋空心房,9天迁坟486座”的“紫溪速度”。


建立了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将紫溪的“发展实例”变成鲜活的“教学案例”,利用紫溪村脐橙基地等20多个现场教学基地,与省农科院、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等院校开展校地合作,让本地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大学、学技能,拿全日制大专文凭,学院获评2021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成立了富硒富锌产业党支部,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土地4600余亩,打造脐橙、安福柚子、大庆家庭农场为主体的“一园两场多基地”产业发展新格局,建立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搭建农产品消费直播间,打通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开展支委班子、党员致富能手“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带动群众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项目,在“吃、住、学、游、购”一条龙服务上形成“学院+党支部+农户”模式,拓宽村集体和群众增收渠道,村集体经济从2015年不足1万元到2021年达到125万元,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5千元,到2021年的2.5万元。